來源:2017-10-26 證券時報
網址: http://company.stcn.com/2017/1026/13719094.shtml
10月25日午間,錫業股份(000960)發布三季報,公司1-9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29億元-5.5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為5649.74萬元,同比增長835.44%-888.54%。其中,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億元-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為5029.05萬元,同比增長238.04%-297.69%。基本每股收益0.3538元-0.3739元,上年同期為0.0384元。錫業股份繼二季度報喜之后,三季度再傳捷報,亮眼業績的背后,是錫行業供需端變化帶來的錫價上漲,今年以來錫價維持高位震蕩,目前穩定在14萬元/噸以上。
作為全球最稀缺的礦種之一,錫資源分布較為集中,據國際錫協會數據,錫精礦供給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尼、緬甸和玻利維亞四國,四國錫精礦產量占世界總和的79%,其中緬甸主導邊際變化。而自緬甸2014年進入錫行業以來,緬甸佤邦地區的低成本錫精礦快速放量,持續沖擊全球錫供給市場,致使供需結構陷入過剩,錫價步入熊市。
步入2016年,錫價在一度跌破14000美元后卻迎來了強勁的上漲,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本輪錫價的上漲主要由于供需端缺口的變化導致,緬甸原礦品位快速下滑,我國供給側改革政策持續落實,各大錫冶煉廠協議減產,全球錫礦成本曲線抬升,供給端持續縮緊,于此同時,錫下游需求整體回暖,帶動精錫消費。供需端缺口的擴大,導致了錫價上漲。”
在此利好影響下,錫業股份業績持續走好,針對此次三季報的高增長,公司表示:“錫價的上漲是主要因素,同時也和我們自身積極的經營運作有關。”
記者發現,今年年初,中國取消精錫出口10%的關稅。而就在短短幾個月后,今年6月,云錫宣布,公司開展錫精礦加工貿易業務獲得了商務部的批準。這是商務部對錫行業唯一一家企業發布的特許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商務部此次允許錫業股份開展錫精礦加工貿易,錫業股份作為2005年以來錫金屬產銷量連續穩居全球第一的行業龍頭,此次重新打開海外出口市場,必將獲得更多的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取得更具優勢的議價權。同時憑借其成熟的錫精礦進料加工工藝,公司將獲取錫產品附加值提高帶來的收益,從而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的努力很快就帶來了實質性的成果,錫業股份9月1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的控股股東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在昆明與印度尼西亞PT.蒂瑪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日,公司與蒂瑪工業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錫業股份和蒂瑪公司作為全球第一、第三大精錫生產商,本次強強合作,公司將對蒂瑪公司生產的部分錫化工產品質量進行全面評估,利用已有的美洲市場渠道,對蒂瑪公司生產的達標錫化工產品進行銷售。同時通過雙方在技術、工藝、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實現在美洲、歐洲、南亞、東南亞市場的互利共贏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錫行業是典型的周期型行業,錫價走勢將直接影響行業景氣程度。2017以來,錫價開始呈現高位盤整形態,緬甸庫存的釋放以及國內產能復產成為了錫價上漲的兩道門檻。錫業股份乃至整個錫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在于本輪由供需缺口擴大而導致的錫價上漲是否能夠持續,錫供給和需求端未來將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
對此,安信證券分析師齊丁指出:全球礦山儲備較少,礦山品位趨勢性下滑,采選成本逐年上升已是大勢所趨,而緬甸庫存有望于年內逐漸消耗,庫存去化拐點已現。同時由于國內環保督查持續壓制,中國礦山復產難及預期。再加上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有望刺激新一輪錫需求周期,汽車電子元器件的用量提升有望趨勢性引領全球錫需求。由此,全球錫供需缺口或將重回擴大態勢,錫價有望迎來長牛。
日前,錫業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云錫控股已完成增持計劃,自5月11日至9月11日,云錫控股累計增持公司股份451.61萬股,增持金額5018.98萬元,也充分體現了云錫控股對公司及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